新型风环增强冷却效能
2012年中进入阻隔薄膜市场的美国Next Generation Films (Next)公司*近从温德默勒与霍尔舍(Windmöller & Hölscher,W&H)订购了三条吹塑膜挤出线,希望进一步赢得市场。
Next订购了两条VAREX II挤出线,一条是七层,另一条是九层。这种模块式挤出系统在2013年***推出,有助于提高率、可持续发展性、灵活性,并能够改善薄膜质量。
温德默勒与霍尔舍在设计各种工程解决方案时也考虑了效率问题。例如,更换规格的自动操作系统EASY-CHANGE,收卷机控制概念EASY-WIND和PROFILE BOOSTER加快了线的启动过程。
功能强大、优化了流动的屏障螺杆和供选用的多种MAXICONE挤出模头使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专利熔体分配系统可以降低压力损失,从而可提高熔体产出量,并能达到精密的薄膜公差,换言之,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此外,其厚度控制系统OPTIFIL P可以实现膜泡周向熔体温度的目标控制,在减少树脂用量的同时提高薄膜质量。
VAREX II的另一个亮点是薄膜牵引装置中的新型膜泡折叠装置。由于横向导向组件具有自动调节功能,提高了薄膜平整度,减小了薄膜曲率。
Upjet系统提升性能
戴维斯-标准(Davis-Standard)也为吹膜工艺开发了一种新型风环系统,称为Upjet Air Ring。这家美国公司称,采用Upjet系统,吹膜线的冷却效率可以提高25-40%,同时可提高产量,改善厚度公差。
戴维斯-标准公司吹膜部副总监Rick Keller介绍说:“Upjet特别适用于要求提高速度,改善质量的吹膜线,尤其是商品市场(如拉伸薄膜、罐内衬膜)和工业薄膜。我们已看到在应用于多种应用场合的拉伸膜和罐内衬膜加工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包括农用拉伸薄膜产品和通用片材。”
Upjet风环的规格介于180-1016毫米之间,有手动或电动高度控制的款式,以及被动或自动厚度分布控制配置的类型。Keller说,如果与戴维斯-标准公司的WesJet TPC自动厚度分布控制装置和Centrex或Vertex组合使用,产量可提高多达40%。
坚韧的五层薄膜POD概念
意大利马奇(Macchi)公司希望其新型COEXflex 5层生共挤线拥有光明的未来。
该线用于非阻隔聚烯烃薄膜,去年刚刚推出。这种共挤平台以其聚烯烃专属(Polyolefin Dedicated,POD)概念为基础,可以通过一个500毫米模头1-2-4-2-1结构的薄膜,视材料配方,产量介于900-1100公斤/小时之间。
COEXflex线设计用于加工聚烯烃。“其新特点,如新型冷却环和内部膜泡冷却(IBC)防粘装置,能保证经济地多层薄膜。”Andreoli强调说。此外,其五层挤出机系统的关键特点是可以毫无限制地重新设计薄膜结构,也没有传统方法存在的负担。
转变为共挤结构可将大幅改善的产品外观与良好的抗机械作用特性结合到一起,同时保持**的性能。另外,利用共挤工艺可以减小厚度,因为薄膜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以及较大的自持力。
面向未来的EVOLUTION ULTRA FUSION
莱芬豪舍集团子公司Reifenhäuser Kiefel Extrusion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称为EVOLUTION ULTRA FUSION的有效挤出技术,目标是提高多层吹膜线的率和能效。
该工艺的原理是直接用以前的预干燥和配混设备处理原材料。莱芬豪舍提出了将一台REItruder系列的双螺杆挤出机直接集成到吹膜线中的概念。
这家德国挤出公司表示,与加工配混料和母料相比,采用直接挤出技术可以将3层吹塑薄膜的成本降低15%。
新技术特别适用于填充多层薄膜,其中昂贵的原材料如聚乙烯(PE)部分被低价格的填料如碳酸钙(CaCO3)取代。
莱芬豪舍进行的试验表明,采用EVOLUTION ULTRA FUSION技术可以使薄膜具有较高的填充量——高达50%。成本可以降低约20%。
高填充量有助于提高薄膜强度和薄膜刚度,同时伸长率下降。还可以赋予特殊性能,如透气薄膜。
小措施大节省
EVOLUTION ULTRA FUSION尚未正式推出,但莱芬豪舍提供一些节能方面的建议:有时,不需要突破性的技术,只需采取一些小的措施就可以做到。
公司采用多种原材料和各种参数进行的试验表明,包封机筒和加热圈是吹膜线中*有效的节能措施。
只需在机筒和加热圈上装上隔热套,工程师就可以节省挤出机热能20-50%。具体地说,在树脂加工能力为500公斤/小时的五层吹膜线上采用包封机筒,与未隔热机筒相比,每年就可以节省十万kWh。
将吹膜模头隔热所获得的效果要低得多,试验中也表明了这一点。模头隔热仅在挤出线起动阶段和预热阶段有利。两种隔热措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的材料、加工参数和速度。